上海“数据产品”4个月质押超2亿元
2025-04-09 来源:法治日报 ![]() 3月31日,记者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3月底,上海已颁发273件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其中包括中证指数的“沪深300指数”、淘宝的“生意参谋零售电商版”等企业核心数据资产。目前已有130多个产品在上海数交所挂牌,交易额超过1.4亿元,10余家企业由此获得银行质押融资贷款超2亿元。 “数据产品知识产权是一类新型知识产权,就像发明需要申请专利,经过加工整理的数据产品也需要登记确权,以此促进交易,并防范侵权。”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处处长徐上说,自去年12月8日《上海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存证暂行办法》施行以来,已有16个省市的数据产品在上海提交登记申请。 记者注意到,在上海申请登记的数据企业主体规模大,既有交通运输部、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等国字号机构,也有上海数据集团、大数据股份、上海建工等大型数据公司和国企,还有淘宝、抖音、饿了么、中国知网等知名平台,以及上海钢联、人形机器人、深信科创等行业内龙头企业。 这些数据产品质量普遍较高,除“沪深300指数”、“生意参谋零售电商版”外,还有上海数据集团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数据”、上海市大数据股份公司的“新市民智能识别模型数据”、拉扎斯网络科技(饿了么)的“基于本地生活知识图谱的大模型训练语料”、抖音游戏的“观星台经营数据分析平台”、人形机器人公司的“通用人形机器人运动行为训练数据”等,均为相应企业的核心数据资产。 “他们之所以都选择在上海登记,与上海首创的实质性审查密不可分。”徐上说,所谓“真金不怕火炼”,经过实质性审查的数据产品,市场认可度更高,获得融资的可能性也更大。 据了解,为提高实质性审查质量,上海从登记开始就制定了3万多字的审查指南,目前已更新至第3版;并设置“五审一核”的审查流程,召开上海市数据知识产权审查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对审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接下来还将持续推动登记后数据产品的流通交易、向银行质押融资,实现金融价值。(记者:余东明 张海燕) |
本类热点条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