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方式
特色专利数据
企业及政府服务
开发者中心
区块链技术促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

2022-03-24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快速发展,其融合应用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中愈加重要,各地在运用区块链技术创新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方面亦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方面,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方式实现了数据的可信任、可追溯、可验证,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能够通过数据加密保障数据安全,进而打通各部门间系统壁垒,这就为建立一个各部门共同参与,集诉讼、调解、仲裁、行政执法、公证等为一体的大数据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撑。因此,如何在创新知识产权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融合区块链技术,将是解决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的有益尝试。

  完善衔接机制

  为建立健全“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我国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需要在行政、司法、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元纠纷化解方式之间形成有机联动与协调。

  随着知识产权权利人维权意识的提高,知识产权司法案件呈现爆发式增长,诉讼周期长、维权成本高、举证责任重等问题逐渐突出。基于知识产权纠纷的高度专业性、利益保护紧迫性等显著特征,现行的纠纷解决体系效力不高、多元纠纷协同解决机制亟待完善的问题已经显现,各地纷纷探索以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为主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

  现阶段,多地在标准统一、司法衔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专利法修改时赋予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询问、现场检查等职权,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权能,但是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衔接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目标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非诉与诉讼功能互补、程序衔接。

  加强创新应用

  在笔者看来,解决知识产权非诉与诉讼互补衔接问题,需提升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公正性,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相比司法裁判而言,具有高效、便捷等优势。只要促进行政执法、司法、监督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防篡改,那么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权威性,进一步促进行政与司法衔接。根据上述判断,运用区块链技术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全面协同,促进信息互通。建立由政府牵头,由政府法制部门具体负责推进的行政执法区块链平台,实现行政执法工作全流程覆盖。二是强化分析,实现数据上链。现在,各地已经陆续开展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试点改革,进行数据记录,帮助实现行政执法关键信息上链,进行结构化处理,开展大数据分析,为后续的预防、规划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公正性。

  推进知识产权多元解纷体系建设,除了构建完善的行政与司法衔接机制,还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增强系统化诉源治理力量。知识产权自诞生之初,就以其无形性区别于其他财产权,当互联网赋予了知识产权数字化属性后,其知识产权无形性和互联网无边界性相互叠加,促使传统的法律概念和规则不得不随之重塑,知识产权治理模式正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区块链的出现成为了实现诉源治理全程监督的基础设施之一,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作为区块链中的一个节点参与信用社会的创建,结合加密技术与公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信息孤岛问题,而私人密钥与数据匿名特性充分保障了信息安全。信息一旦记录就不可更改,经济社会各参与主体就会自发约束自身行为,建立主体间信任,达成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目标。只要理清逻辑,就可以根据现有的区块链理论研究和技术成果,构建以“公链+联盟链”为基础,由政府牵头、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多元解纷平台,优化整合裁决、仲裁调解、公证等各类纠纷解决资源,严格技术准入要求、存证格式,明确“只存数据摘要值,不存原始数据”的原则,使“公链+联盟链”形成组链合力,达成知识产权社会信用共识。

  区块链以其分布式数据存储、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核心特征创造了纠纷解决的全新应用模式。现各纠纷解决机构纷纷上线司法、调解区块链系统,矛盾纠纷信息实现“上链”,为构建知识产权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提供了最佳实践样本和基础。通过构建统一的技术准入标准,完成“公链+联盟链”区块链技术构建,可以预见,“多链并行协同”技术将一定程度上融合现有的知识产权解纷资源,促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作者:方文杰 中国温州(服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本类热点条目
 
润桐资讯 -  免责声明 -  润桐RainPat视频矩阵 -  润桐电子签
版权所有:江苏润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4-2024 RAINPAT.COM     苏ICP备19045185号-1   苏公网安备3205820201143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