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提醒!直播带货售假?后果很严重……
2022-03-16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权益保护备受关注,电商时代,网络消费问题更是关乎千家万户。近年来,直播带货在给消费者带来丰富消费体验的同时,在直播中售卖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当前,打击直播带货侵权假冒行为,保护品牌权利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各方共识。尤其是去年以来,伴随着相关政策文件陆续出台,电商平台向内发力,强化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电商平台信任生态建设和治理情况取得显著成效。 直播售假风险大 近日,重庆警方在贵州、湖北等地同步开展收网行动,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酒案,现场查获假冒茅台品牌酒成品800多瓶、待灌装基酒3000多斤、初步估算涉案金额近亿元。该案系重庆市警方破获的首例采取自动化机械流程生产、运用网络直播引流带货的典型制假售假案件。 而这样通过电商直播售假的案件并不在少数,据公安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紧盯群众反映集中的“网红”“直播间”“短视频”等网上售假问题,集中破获利用网购模式进行欺诈式售假犯罪案件1300余起。 直播带货乱象下,相关销售方和主播可能面临哪些责任与风险?“《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商品的销售方、服务提供者要对商品的质量承担法律责任,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也对售假行为进行了严格规制。”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薛海滨介绍,商铺直播带货的主播因集广告代言人、广告发布者、经营者身份于一体,在直播中销售“山寨产品”,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如果是单位犯罪,除单位被判处罚金外,主播作为直接责任人也可能会被处以刑事处罚,对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情形,可能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电商平台在行动 面对电商平台中出现的侵权现象,抖音和快手一直在行动。 2月28日,抖音电商发布《2021抖音电商消费者权益保护年度报告》。报告指出,抖音电商在过去一年积极进行治理防控,从成立至今,已投入大量资源,持续升级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2021年,抖音电商不仅修订完善了《商家出售假冒/盗版商品实施细则》等7部平台规则,上线了知识产权维权平台,全年受理投诉1万余次,删除侵权链接4.8万余条。同时,抖音电商以平台数据为基础,从“事前、事中、事后”和“内容、直播、商品”全链条覆盖,对疑似侵权商品主动进行识别拦截。2021年,侵权商品主动识别防控率达80%以上,删除侵权商品链接23万余条。 此外,抖音电商平台还投入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防伪实验室样品购买及鉴定,帮助识别侵权商品1万余件,帮助识别处罚侵权店铺650多个,300个品牌的知识产权得到保护。 作为直播带货领域的另一大知名平台,快手电商在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 3月4日,快手电商发布《2021快手电商信任建设年度报告》。“制售假货等行业‘顽疾’在直播电商领域频现,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仅仅靠被动的治理和打击无法从根源上解决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问题。‘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这是我国诚信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也对直播电商平台的治理生态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快手电商自2021年明确信任电商的发展战略以来,今年首次对外系统性披露平台信任生态建设和治理情况。”快手电商法务团队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平台全年拦截疑似假冒伪劣商品发布超过6244万次,封禁违规主播、商家21万人次,直播带货举报率同比2020年下降8.96%。 上述负责人介绍,为切实保护品牌方的权利和消费者权益,快手电商在履行“通知、删除”的义务之外,运用数据手段从账号、商品、交易、物流等多个维度对疑似售假账号进行主动防控。2021年,快手电商与超过200个品牌方共建“打假联盟”,通过AI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对售假现象进行从严治理。2021年,快手“打假联盟”识别售假线索超30万条,处罚违规商家超4万家。 “假货的生产在线下,仅靠线上治理无法从根源上杜绝制售假行为。”该负责人介绍,2021年,快手电商与品牌权利人共同推动线上线下的联合打假,积极协助各地司法机关线下打击销售团伙23个。 政府协会齐发力 围绕电商直播营销活动,除了2021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外,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也有新举措。 2021年“双十一”前夕,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直播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引》(下称《指引》),为直播电商做好知识产权工作、预防知识产权侵权提供具体指引。 针对直播电商平台的治理假货和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指引》指出,一方面,平台经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民法典、电子商务法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平台可以以相关法律为基础,通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规则及投诉处理流程,努力做到售前有准入、售中有监管、售后有保障。当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其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时,《指引》建议权利人可以通过向平台投诉、采取行政或司法途径及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作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组织,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启动“慧眼计划”,通过与品牌方、专业鉴别机构等合作建立商品真伪鉴别机制,为各级消协组织调解消费者投诉以及开展消费监督工作提供支撑。 中国消费者协会商品服务监督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慧眼计划”针对的是整个零售行业,因此也覆盖了对电商直播中所售商品的真假辨别。 下一步,如何治理网络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陈瑞爱最近给出建议,要加快新技术新手段在网络知识产权执法中的应用,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运用,实现知识产权侵权假冒的源头追溯、实时监测、在线识别、获取电子证物等功能,提升知识产权侵权鉴定、损害评估及精准打击能力。(实习记者:王晶) |
本类热点条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