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流动的秩序” 护航数字经济发展
2025-01-07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北京市全链条推进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
基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获国务院支持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全面完成规则制定、登记实践、权益认定、交易使用、数据资产入表等全链条试点工作;审结全国首例涉及取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的数据竞争案件,认定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司法程序中具备初步证据效力……2022年以来,北京市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的首批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地方,先行先试、创新探索、扎实推进,为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探新路,取得积极成效。“北京市全链条推进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 “当前,北京市正在建设全球数字标杆城市,企业、产业‘智改数转’如火如荼,数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搭载数字化底座的新模式、新应用和新场景层出不穷,迫切需要建立‘流动的秩序’,以数据产权和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支撑促进数字经济的活力迸发和快速发展。”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科学合理做好顶层设计,找准目标落点和实施路径,是关键“第一步”。北京市委、市政府将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写入《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营造了创新推动数据基础制度综合改革的良好氛围。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检察院等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北京市企业数据知识产权工作指引(试行)》,突出时代适应性、工作实际性、企业主体性和举措衔接性,为全面推进全链条试点工作夯实法治保障。 先行先试一路蹄疾步稳。2023年,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系统依托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平台建设上线,全程线上办理,对数据来源、算法规则、存证公证等实行三重审核,登记严谨性获得市司法部门的认可,吸引了广泛创新主体的踊跃参与。 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对“海淀智慧能源城市大脑—电力看双碳监测数据集”进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并实现北京市首笔进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的数据资源入表,打破了行业数据应用的藩篱,为电力数据资产化、产品化、市场化积聚起“进”的势能。“通过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数据资产的价值公允性获得保障,用户认可度明显提高,同时督促公司对数据资产进行更高价值导向的梳理迭代,推动数据资产入表、交易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副经理艾亮表示。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活化利用中轴线古建文物,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自主开展先农坛高精度实景三维数据生产工作,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首个实景三维数据集完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在知识产权制度框架下,权属确认、权益保障,以及知识产权成果的流转、交易和使用等,已经逐渐形成一套受到市场认可的规范体系。我们十分期待通过数据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运行,推动时空信息的规范流通、充分使用和价值变现。”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陶迎春说。 截至2024年11月,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系统共接收到京东、百度等89个申请人的314件登记申请,197件通过公示无异议后获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跨区域数据、科技数据均有登记实例。数据知识产权传播利用和价值实现的链条也初步打通,全市已实现2笔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押金额合计983万元。 同时,北京市注重一体化推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推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系统与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北数链”贯通,就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工作实现互认互信。2024年7月,北京市审结全国首例涉及取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的数据不正当竞争案件,两审法院均认可涉案数据集具备法律保护的财产性利益,认定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司法程序中具备初步证据效力,此举对于稳步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正在深化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全链条打造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北京样板”。“我们将持续完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工作流程,加强对重大、疑难登记案件的审核支撑;加快推进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的传播利用和价值实现;积极推进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行政执法、司法审判、法律监督中的运用,挖掘更多典型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卓越的北京力量。”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说。(记者:李杨芳) |
本类热点条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