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方式
特色专利数据
企业及政府服务
开发者中心
2023年度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发布,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2024-01-16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过去一年我国商标品牌总体发展稳中向好,超五成省份商标品牌建设有所提升,经济领先省份商标品牌发展的顺向效应继续显现……近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指导,中华商标协会编制的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TBDI-2023)(下称指数)正式发布。指数测评结果显示,我国商标品牌整体发展状况良好。

  “作为国内首个量化测评区域商标品牌整体发展水平和建设成效的指数化工具,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范围内首创性地提出从商标品牌视角评估知识产权发展成效、揭示各地区商标品牌建设效率的重要指数化成果。指数坚持采用公开、可测的客观数据构建优化指标体系,经过4年的探索改进,已初步具备量化表征各地乃至全国商标品牌发展质量效益的功能。”中华商标协会会长马夫介绍,此次发布的指数测评基本延续上一年度指标体系,进一步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助力“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等工作有序开展,为各级政府提供政策制定和绩效评价的辅助工具,为各类主体开展商标品牌建设提供参考,为促进提升企业和区域商标品牌价值、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优化指标 量化表征

  “中国商标品牌的建设与发展涉及多系统多要素,各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动态联系、相互依赖。为了能够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商标品牌发展水平进行客观、真实、有效的评价,编写组遵循政策导向性、科学规范性、系统层次性、客观可测性4项原则及客观性、普适性、延续性3个标准,对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及测评体系进行了修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钱明辉介绍。

  指数包括商标品牌运用推进等5个一级指标、商标品牌国内运用扩大等11个二级指标和新兴行业商标运用水平等26个三级指标。为保证指标权重的一致性,指数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延续2022年的计算方法,主要通过综合运用专家意见法和层次分析法来实现。指数具有三大特色,即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和可操作性,指标导向具有创新示范性和数据集成性,指标框架对国家政策具有响应性和支持性。

  “全国总体指数为1.025,相比2022年度增长0.10%,表明我国商标品牌建设稳中有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稳步提升。”中华商标协会研究室副主任臧文如介绍,指数显示,与2022年得分相比,61.29%的省份商标品牌建设水平稳中有升。

  指数还表明,我国商标品牌创新潜力继续凸显。2023年我国商标品牌潜力开发分项指数为0.832,相比前一年的增幅为1.59%,主要源自创新型经营主体规模有所提升。同时,我国商标品牌公共服务不断优化。2023年我国商标品牌环境优化分项指数为1.297,相比前一年的增幅达到2.05%,是商标品牌发展指数5个一级指标中进步最明显的分项,其中商标品牌公共服务便利程度的改善发挥出重要作用。此外,我国商标品牌社会效益逐渐凸显。2023年我国商标品牌效益实现分项指数为0.758,相比前一年增幅为1.88%。

  着眼全球 多方发力

  记者了解到,指数纳入了2023年全球品牌价值综合百强榜,从价值视角衡量我国商标品牌发展在世界所处的位置。“通过将该百强榜里的中国商标品牌与国际商标品牌对比,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商标品牌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与未来方向。”马夫表示。

  “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商标品牌发展同中国经济增长一样,需要从以往的规模扩张模式向着价值提升模式转变。加快品牌建设,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是促进形成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路径。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既离不开供给侧技术与产业的创新,也离不开需求侧的消费升级。商标品牌作为连接两端的‘支点’,能够发挥杠杆撬动作用。”在钱明辉看来,中国商标品牌发展问题是一个涉及诸多要素和利益相关方的长期性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为此,应充分发挥好政府、行业、企业等在商标品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从政策法规环境、市场环境、行业氛围、企业竞争力等维度共同发力,有效解决制约我国商标品牌发展和价值提升的突出问题。

  “目前,指数的指标内容、指标权重已趋于稳定。编写组将在及时总结已有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商标品牌价值提升等运用成效,不断扩大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测评工作在商标品牌培育和建设方面的促进作用,为各地区进一步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进品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马夫表示。(记者:王晶)

本类热点条目
 
润桐资讯 -  免责声明 -  润桐RainPat视频矩阵 -  润桐电子签
版权所有:江苏润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4-2024 RAINPAT.COM     苏ICP备19045185号-1   苏公网安备3205820201143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