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方式
特色专利数据
企业及政府服务
开发者中心
创新培育中国种 法治守护中国粮

2023-03-28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民以食为天,粮以种为基。打造种业“芯片”,加快实现高水平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关键一环。

  3月17日至19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十九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天津举行。会上,政产学研围绕加强育种领域专利布局,提升育种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打造育种领域品牌企业,提高种子品牌价值;探索生物育种技术,开展植物新品种产业化布局,全面提升水稻、大豆、蔬菜等重点领域育种科技水平等方面形成积极互动交流。

  做强种业“芯片”

  加强育种技术研究,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加强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升耕地利用效率,才能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邹学校说。

  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水平已步入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的新阶段,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业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在传统育种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已在新基因发掘、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智能设计育种等关键育种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种质资源创新、常规作物品种培育和转基因作物品种产业化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生物处处长邹吉承介绍。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对单产的贡献率超过45%。这也生动反映出我国育种技术研发领域蓬勃发展的局面,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加大优势育种企业培育力度,同样是推动实现高水平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种业企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大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全国性种业企业。然而,种业企业整体呈现出多而不优、多而不强的局面,亟需培育一批“领头雁”。

  就此,2021年施行的《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五大行动。“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22年8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70家农作物、畜禽、水产种业企业及专业化平台企业(机构)阵型名单,为种业企业发展提供比、学、赶、超的样板。

  “种业要振兴,就要培育好种业企业这支骨干力量,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加快扶持种业阵型企业发展。”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政安说。

  净化市场环境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又一重要工作,就是持续优化种业市场环境,不断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严格品种管理和市场监管。

  长期以来,围绕营造种业振兴良好环境,工作实践中,一方面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多种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种子法相关规定的修订与落地实施,加快推进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修订,不断强化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机制建设。另一方面,持续严格品种管理和市场监管,提高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强化信息化监管手段运用,加强监督检查与质量监测,增强基层种业管理和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力量。

  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法院新收品种权纠纷一审案件数量增长迅速。2013年至2021年,全国法院共新收植物新品种权一审案件1907件,年均增长13.5%,其中2021年新收549件,同比增长88.7%。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法官雷艳珍表示,应持续建立完善司法部门、种业管理部门、育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制种基地等多方协同保护的衔接协作机制,共同推动种业市场环境有序向好、健康发展。(记者:李铎)

本类热点条目
 
润桐资讯 -  免责声明 -  润桐RainPat视频矩阵 -  润桐电子签
版权所有:江苏润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4-2024 RAINPAT.COM     苏ICP备19045185号-1   苏公网安备3205820201143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