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方式
特色专利数据
企业及政府服务
开发者中心
绿色低碳专利映出绿色家园

2023-01-17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近5年,我国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6.5%——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多年实践中,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在其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为加强绿色低碳技术专利统计监测,推动相关技术产业化,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编制了《绿色低碳技术专利分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发明专利统计分析。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全球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累计47.1万件,其中,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16万件,占34%。近5年,我国绿色低碳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6.5%,中国已成为拉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绿色创新“点亮”千山万水

  绿色低碳技术专利是指以绿色低碳技术为发明主题的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应当具有降低碳排放的技术效果。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创新主体对于绿色低碳技术专利的研发布局不断强化。

  2022年7月,国内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在安徽六安投运,是国内首次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制、储、发”氢能技术的全面验证和工程应用。该示范站年制氢可达70余万标立方、氢发电73万千瓦时,所制氢气可在氢燃料电池车、氢能炼钢、绿氢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电源)是该项目的参与方之一。“阳光电源在2016年组建了氢能研究小组,2021年成立了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拥有碱性水电解制氢和PEM电解制氢两种技术路线,开发了离网、并网、微网多模式下制氢系统。”阳光电源知识产权总监姚丹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阳光电源自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研发之初,就一直高度重视专利挖掘与布局,目前已提交专利申请200余件,涵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整流电源、制氢工艺等全产业链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布局,主导和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

  我国氢能领域创新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拔得头筹。2016年至2021年,我国在氢能领域专利授权量增长最快,年均增长20.5%,同时在储能技术、节电技术、节油技术领域实现两位数以上年均增长。其中,我国对全球氢能和节电技术专利授权量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75%。

  从全球布局看,中国在全球吸引着大量创新者开展绿色低碳专利布局。2016年至2021年,中美日欧韩五局绿色低碳专利申请公开量依次排名前五位,合计占全球总量的75.2%,其中中国占41.2%。从吸引国外绿色低碳专利申请来看,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位居全球第二位,为5.8万件。

  “近年来,我国重视绿色发展,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在政策导向和经济引导的双重加持下,我国绿色低碳专利数量快速增长,契合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江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唐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实践中,我国创新主体要围绕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绿色低碳专利创造。

  知识产权激发发展潜能

  “我国虽然绿色低碳专利数量增长较快,但是在转化实施方面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这也是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方向。”唐恒认为。

  与知识产权创造数量相辅相成的是,绿色低碳技术专利运用逐渐得到更多关注。在知识产权运营层面,数据显示,绿色新能源等“双碳”相关产业专利转化尤为活跃,2021年,其转让许可次数增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有力促进了低碳转型发展。

  奔流的长江水成就了三峡工程这一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集团仅三峡工程就拥有700余件发明专利,其正在建设的“碳中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着中国智慧和方案。

  “我们要充分发挥绿色低碳产业龙头企业作用,集聚产业链优质资源,以知识产权为纽带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助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峡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集团聚焦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技术、智慧能源、大型水电等领域达成知识产权许可超过10项,金额近千万元。同时,该集团与清华大学、华为、中国银行、中国移动、金风科技、隆基绿能等近50家“产学研用金”核心企业共同成立碳中和创新与知识产权联盟,通过知识产权强链护链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

  “绿色低碳专利运用的重点在于,激发工业及能源企业等市场主体主动参与绿色创新、积极使用绿色创新成果的动力。而这也正是绿色低碳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以及产业化实施的重要发力方向。”唐恒表示。

  但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我国绿色低碳专利海外布局仍显薄弱。2016年至2021年,我国专利权人在海外获得绿色低碳专利授权1.5万件,远低于欧洲的7万件,日本的4.8万件、美国的4.5万件。从绿色低碳技术多方专利族数量来看,中国申请人为0.6万项,不到欧洲的1/5、日本的1/4和美国的1/3。“对于我国拥有绿色低碳技术的‘走出去’企业,要更加注意知识产权的海外布局。”唐恒提醒。

  “对于绿色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要充分考虑技术成果本身的特点。”唐恒建议,对于更依赖政策引导的技术成果,例如节能减排技术,要侧重于通过知识产权的信息公开机制来促进推广与应用;而对于更偏向于市场化的技术成果,例如各类新能源技术,则应当强化其知识产权布局。(记者:吴珂)

本类热点条目
 
润桐资讯 -  免责声明 -  润桐RainPat视频矩阵 -  润桐电子签
版权所有:江苏润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4-2024 RAINPAT.COM     苏ICP备19045185号-1   苏公网安备3205820201143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