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关村论坛知识产权平行论坛”重磅发布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涉外案件最新情况综述》
2019-10-17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alt="" oldsrc="W020191017373097188124.png" complete="complete" src="../../Content/ueditor/server/upload/uploadimages/ZQ2019-10-17/W020191017373097188124.png" /> 2019年10月16日,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中关村发展集团、北京银行主办,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北京IP”)承办的“知识产权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中关村论坛知识产权平行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活动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陈锦川发布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情况综述》。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alt="" oldsrc="W020191017373097216506.png" complete="complete" src="../../Content/ueditor/server/upload/uploadimages/ZQ2019-10-17/W020191017373097216506.png" /> 该情况发布总结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自2014年11月成立至2019年上半年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基本情况,统计分析了相关数据及特点,审理涉外案件的改革举措和经验探索,以及下一步重点推进的方向。从情况发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涉外案件比例高、涉及地域广,反映了北京乃至全国经济与世界的紧密联系。二是技术类案件多涉及新技术和新产业,体现了科技创新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三是涉及国际知名商标和商号案件较多,可以看出国内外品牌竞争和争夺日益激烈。四是国外企业在北京互诉的情况增多,反映出北京逐步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优选地”。五是国内主体起诉国外主体的案件增多,反映出国内经济逐步迈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六是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标准,反映了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七是坚持对国内外主体依法平等保护,有助于北京市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此次情况发布具体内容显示:从收结案数及趋势来看,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自2014年11月建院至今年上半年4年半左右的时间内,共受理涉外(不包括涉港澳台地区)知识产权案件13736件,占总收案量的21.1%。同期,共审结涉外案件10755件,占总结案量的20.7% 。从年度数据看,相关案件的收结案数量整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收案数量年均增长约8.4%,结案数量年均增长约40.4%。 从案件类型来看,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中大部分为行政案件,收案共计13164件,占比95.8%。行政案件中91.8%是商标行政案件,其余8.2%是专利行政案件。涉外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收案572件,其中近一半是专利民事案件,其余主要是商标、著作权和不正当竞争等民事案件。 从行业领域来看,案件涉及的行业领域广泛,其中涉及到世界500强企业的案件就有1122件,占全部审结涉外案件的10.4%。就行业看,涉及车辆与零部件行业案件数量最多,其次为计算机、办公设备,石油炼化等行业。此外,我院涉外案件已经全面覆盖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的全部五大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和数字创意产业。 从地域分布来看,审结案件中涉及90个国家和地区(不含港澳台)。其中,涉美案件比例最大,约占33.2%;涉德案件占比10.3%;涉日案件占比8.8%。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经济组织看,结案中,涉G20国家的案件占比77.7%;涉欧盟国家案件占比39.3%;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案件占比15.4%。 从当事人情况来看,在审结的涉外知识产权行政案件中,仅原告涉外(即国外主体起诉中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的案件占72.1%;仅第三人涉外(即国外主体作为行政相对人参与国内主体起诉中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诉讼)案件占24.7%;原告和第三人均涉外(即国外主体就国外主体之间的事宜起诉中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的案件占3.2%。涉外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仅原告涉外(即国外主体起诉中国主体)的案件占76.6%;仅被告涉外(即中国主体起诉国外主体)的案件占19.0%;原告和被告均涉外的案件占4.4%。 从裁判结果来看,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大部分以判决方式结案,占比88.1%,其中行政案件判决结案比例是90.7%,裁定结案比例是9.3%;民事案件判决结案比例是31.3%,调撤率为46.8%,其他方式结案比例是21.9%。涉外行政案件中,国外当事人胜诉率为49%(不包括原告和第三人均涉外的情形);民事案件中,国外当事人的胜诉率为68%(不包括原告和被告均涉外的情形)。从对行政裁决司法审查结果看,涉外知识产权行政案件中,撤销国家商标行政主管机关行政行为的案件占比31.8%,撤销国家专利行政主管机关行政行为的案件占比13.8%。 从赔偿数额来看,涉外民事案件中,当事人请求赔偿数额平均约为277万元,依法判决支持的赔偿额度平均约为136万元,对诉讼请求赔偿数额的支持率为49.1%。涉外技术类案件诉讼请求平均约为238万元,判决支持的赔偿额度平均约为208万元,支持率为87.4%。按年度统计,平均判决赔偿额度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2015年约77万元,2016年约103万元,2017年约52万元,2018年约198万元,2019年上半年约286万元。 据介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案件中,涉外案件一直占有较大数量比例,为了提高相关案件审理质效,多年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发展和保护创新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涉外案件审判。由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承办涉外案件中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组建各领域的专门审判团队,完善技术调查官和专业人民陪审员等工作机制,保障当事人权益。二是履行国际条约义务,严格公正司法。严格依照国际条约和中国法律规定,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公开、公平、公正处理中国当事人与国外当事人的利益关系。三是依法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深入调研标准必要专利、平行进口等问题,尝试技术类案件勘验联动机制,根据案件证据情况,合理选择法定赔偿、酌定赔偿的适用,探索惩罚性赔偿,加重对恶意、重复侵权等严重侵权行为的制裁力度,使侵权人付出巨大代价。四是全面平等保障各方主体诉讼权利。实行国外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立案预登记制,积极运用国际司法协助方式进行涉外送达,加大购买送达事务社会服务力度,推进涉外送达规范化、集约化,缩短送达周期,提高涉外诉讼的便利性。 下一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结合涉外案件审判实际,继续提升审判时效性和权威性,平等保护国内外主体的合法权益,依法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大步推动审判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和国际化,为进一步加强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为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和北京市四个中心建设提供坚实知识产权司法保障。 据了解,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司法改革和依法治国的进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整体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司法保护,也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重视程度。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于2014年11月成立,是全国首家知识产权专门法院之一,除了管辖北京市的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外,还专属管辖全国知识产权授权确权行政案件,直接监督指导包括北京互联网法院在内的北京市基层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并直接接受最高人民法院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监督指导,是全国知识产权案件类型最全、对接法院层级最多、规模最大的知识产权专门审判机构。 |
本类热点条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