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不知道,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刘强东、周鸿祎等大佬眼中的互联网+知识产权是什么?

2015-12-22     来源:知产生态群

(专利查询,专利,专利检索,知识产权,专利搜索,专利查新,专利申请,专利下载,专利分析,润桐数据,http://www.rainpat.com)

摘要:看懂了这片篇文章,你就理解了互联网+知识产权,文章很长,意义非凡!

 

各位颠覆IP的微信群友们,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前我也先来个恶俗的广告吧,介绍下我们的润桐公司,润桐公司是2014年3月成立的,是国内最大的永久免费专利检索平台。虽然我们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们的技术积累和摸索的时间已经超过了6年,润桐是在我们另外一个公司辅创的基础上进行了战略、业务、人员重构后成立的新公司,辅创之前我们就在专利数据这个行业默默的做了4年多的基础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目前润桐数据已经有了全球98个国家共有1亿多条专利数据,另外我们还积累了商标、软著、版权、集成电路布图、知识产权司法数据等多种知识产权数据。围绕知识产权,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润桐现已成熟的设计出不同的系统。例如,面向广大用户的免费检索平台、智能下载分析系统、代理人考试系统;面向政府的政府资助智能管理系统、园区智能统计汇报系统;面向企业的企业专利管理系统;面向大学的专利教学系统等多个系列产品。润桐未来的数据规划为:将免费开放包括专利、商标、软著、版权、集成电路布图、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司法数据及企业数据、信用数据、标准、论文、期刊等知识产权数据和文献;未来的产品规划将重点围绕数据、入口、生态系统角度考虑,将构建包括3大平台的产品,包括免费知识产权数据和文献云检索平台、文库和数据库分享及创新协同创业云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云平台。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从生态系统、互联网入口、大数据角度来看看我们的互联网+知识产权。为什么我会选择这个主题,因为现在的互联网+是火的很啊!

首先我们来看看互联网大佬们的公司盈利模式和运营模式,马云的阿里公司,是一个基于支付闭环的商业交易生态系统,而马化腾的腾讯是利用QQ和微信的强大粘性,改变并融入我们的生活,进而再创造新的业务生态;李彦宏的百度和周鸿祎的360,有点类似,是抢占了互联网的入口,虽然360通过杀毒并介入到了搜索,其目的始终是为了入口;雷军的小米是一个基于粉丝而构成的一个新的软件+硬件模式的生态系统;而刘强东的京东就是一个拉长了产业链条的生态系统,其向上商品定制和向下物流仓储延伸;随着产业链拉长,使得竞争不再是单体竞争,而是产业链/生态系统的竞争;当然这些大佬的公司还有一块就是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沉淀,大数据也是他们现在最为关心和热衷的,马云在贵阳也刚刚说过,大数据是未来的最大的能源!

  • 到底是知识产权+互联网,还是互联网+知识产权?当今的知识产权界具备互联网的基因吗?

我们来看看当今的知识产权界,一大堆号称互联网+知识产权的公司,他们是否是互联网基因的公司呢?首先要看其是否从行业高度来构建,而不是从企业角度来思考,当下这些公司是否从行业来做改变,我们真是不得而知,所以这一点我也就无法评述;接下来就是要看他们是否在以下3个地方下工夫,构建生态系统、抢占互联网入口、进行大数据资源分析和整合?如果有,则具备,如果没有,则顶多算一个利用互联网作为营销手段和工具的公司了,那其实质就是知识产权+互联网而已。比如超凡、中细软,他们利用关键词和网盟来进行集客拉客,线下完成订单,理论上他们还是一个传统的知识产权公司;专利巴巴也就是一个线上的申报平台,其业务也是靠线下完成的;其他诸如知果果、权大师、知了网、快智慧、智慧岛、阿里标标、知夫子、知英、知牛耳、来注标等等,大家可以去思考下是否都是从生态系统、入口、大数据角度来操作的?不过,我个人认为,当下的大部分公司都是知识产权+互联网,应该不是互联网+知识产权,亦或是介于在两者之间的一种思维,这个是有先后顺序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从传统事务所出来的,大部分是以知识产权+互联网思考为主,而外来者则以互联网+知识产权角度考虑更多。

另外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知识产权+互联网,还是互联网+知识产权,他们都是先行者,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他们在学习成长,在前行,在未来他们也必将占得先机!

作为传统的知识产权服务行业集中度高,服务模式单一,体制僵化,他们一直在跟随中国知识产权的飞速发展并享受到了行业的溢价及红利,未来他们将迎来互联网的破坏式创新。这类传统的领先者享受了丰厚的利益,已经没有动力破坏现有平衡,互联网一定会以降维打击的方式,消除原有产业链的成本和促使信息对称,从而高效的把服务提供给需方。互联网会对IP行业形成颠覆,也即所谓“破坏性创新”和“去中心化”。传统的事务所如参与变革,则会面临“左右互博”的尴尬和无奈,也难以实现;而对产业有了解的互联网企业没有历史包袱,反而更有优势。在经过互联网对传统事务所的清洗之后,在知识产权服务上站稳脚跟的互联网公司会形成更高的垄断,传统数据的积累同时将上升为模式云化、大数据化发展,最终诞生更大的行业巨头。互联网对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的冲击必将到来!而且应该是在未来的5年时间内将会迎来一个巨大的变化!套用马云的话:“我觉得任何事情要站在未来角度看今天,而不仅仅从今天的成绩,今天你能做什么能力去看待未来。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很大变化,我相信未来5年是知识产权界最精彩的5年,未来5年也是令人期待的5年,未来5年是令人恐慌恐惧的5年。”也不知道知识产权界的朋友准备好了没有?!

  • 从大数据来思考互联网+知识产权

大数据包括3个数据,一是基本数据,比如我们的姓名、性别;二是行为数据,比如我每天上班的路径,你每天检索的关键词和习惯;三是特征数据,比如我的银行卡密码。基本数据是可以去交换和获取的甚至是可以公开查询到的,但是行为和特征数据就涉及了隐私和泄密了,互联网重构之后,中国将迎来继人口红利后的下一个红利——大数据红利,引领世界互联网体验升级潮流。可以乐观的预计,如果说制造业的中心在德国,创新的中心在美国,那么下一代互联网数据&服务的极致中心在中国(引用别人话语)。在大数据的时代下,数据源、数据安全和数据挖掘就是最大的竞争力。我和同行业交流过一个问题,我认为现在用国外专利数据库的用户,以后在研发上,就非常容易发生数据泄密的问题。比如一个用户一直在检索一个无人机的关键词,系统后台应该就可以监控到,其时间、频率、地址、深度,如果利用大数据挖掘还可以确定其研发方向和策略,海外布局的思路等等。我个人认为在未来,国家信息安全部门对国外的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应该会有一定的措施的,尤其是军工和涉及国家利益的相关部门其研发选择和使用的系统,将非常重要了。我认为未来在数据源的争夺上将会白热化,其实质上是所谓的互联网入口的争夺,本质上也就是数据源的争夺,为了收集和集聚用户的行为数据,记录其使用习惯和特征。现在的很多的APP,其赢利点有一大块就是出卖用户的使用数据。

  • 从互联网入口来思考互联网+知识产权

在新的互联网+的思维下,互联网的入口,将会是大家的一个争夺的焦点,入口也就是相当于军事要地,是一个要塞咽喉。入口的控制,就是控制海量用户,这个和传统的赚钱方式是不同的,海量用户有了其赚钱方式就有了非常多的可能,现在互联网公司都是通过免费方式获取海量的用户,免费可以让付费的销售失去抵抗力,并且免费可以极大降低用户的接受门槛。但是现实的发展是,现在即使免费也使得销售也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自从滴滴、快的、Uber出来后,就是给客户钱、给补贴,客户也不一定买账了!(创业真辛苦啊!创业就是烧钱啊!),现在就是烧钱,没有烧个几个亿都不好意思出来说!如今在帝都,你让一个潜在客户下载你的APP,其支付的成本为5元,如果让其和银行卡绑定则必须花费100元啊。为什么这么骚?(对不起,应该是烧),因为不骚,就无法吸引!不行啊!不烧就无法获得海量的用户,无法改变用户的习惯,无法抢占互联网入口!

我们知识产权行业的互联网入口是哪里?这个问题,我自己也多次自问过,另外也和非常多的朋友一起探讨过。从我们知识产权的产业链条来看检索(或者叫查询)、申报代理、中间过程事务服务(比如复审、无效、驳回、异议等)、运营服务(诉讼、许可、质押、保险等)、旁系业务(我自己的理解为相关的咨询、挖掘等),在这里频次高的应该是查询,次之是申报代理,我们可以天天查专利,但是可能会一个专利都不报;从频次来分析,我们行业的真正入口应该是查询和检索业务,其高频次的发生,未来将形成海量的用户数据和大数据分析资源。

  • 关于知识产权的互联网公司的融资思考

为什么现在的知识产权的互联网公司,在这个垂直细分的服务领域,都一直没有找到盈利模式?但更可怕的是也一直很难融到资金,为什么一直无法获得资本的青睐呢?(很多人说知果果,不是融到了吗?在这里,我只能说:呵呵!)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探讨的,行业规模,频次高低,需求刚性,模式轻重,从我个人和资本对接后的经验以及总结后觉得这4个是有市场共性,资本关注这些共性问题,首先来看规模,2014年受理专利申请236.1万件,相比2013年增长近30万件,发明专利的申请受理量达到92.8万件; 2014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228.5万件;其他的知识产权相对于专利和商标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商标申请我们以2000元/件计(包括官费),则其市场规模为45亿/年;发明申请我们以均价8000/件计(包括官费),则其市场规模为75亿/年;其他的专利申请我们以均价3000/件计(包括官费),则其市场规模为42亿/年;这里申请的总规模为200亿左右。实际上业内的人很清楚,很多的申请价格还不一定有这个均价呢!我们再加一个无效、复审、评审、驳回等环节也算其有100亿,那么总的也才300亿的盘子。一个连千亿规模都达不到的市场,资本的兴趣不高也是正常的!频次高低就更好说了,我们每天要吃饭,一日三餐,就发生了3次,频次高啊,那么申报商标和专利呢?大家自己说,一年要报专利几次,报商标几次?!接下来说说刚需,很多人说知识产权是刚需啊,吃饭喝水是刚需,不吃不喝会死人的,水果榴莲不是刚需,不吃也可以的。也就是说,一个企业没有知识产权理论上也可以生存,甚至也可以生活的好好的,大家看看现在中国的上市公司,有几家有知识产权的?从这么一点就知道知识产权是不是刚需了!从频次和刚需大家就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滴滴打车、美团、饿了么可以进行这么大规模的融资了,因为频次高,刚需旺啊!我们再来看看模式轻重问题,代理服务本质上也是法律服务,其本身就是个模式很轻的,依靠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提供独特思路和方法,解决客户的问题,但是我们如果说O2O的模式,其模式本身就是一个重度模式,要强大的地推,要强大的后台和管理,代理企业一般的规模就小,就是行业的大所其企业规模也是事实上的小企业,现在的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在线下集客本身就是个难题,那么在互联网的线上引流又成为了另外一个难点。模式轻没有包袱但是没有客户;模式重投入大,管理难,却可以出业绩,这个也就是为什么联瑞很多业内人看不起,但是就是做的好的原因,其实他们做的也苦,业务都是靠强大的地推,一个一个的啃骨头啃出来的!不过可惜联瑞并未将强大的地推和现在O2O结合的很好,并将其模式完全复制到互联网,否则他将成为第一个本行业的互联网标兵!反之,我们再看看知了网,其在平台上进行事务所展示;智慧岛的模式是在其平台上展示代理人和律师个体,我认为智慧岛模式更加先进,但是大家都是会碰到一个问题就是,客户在哪里?引流是非常贵的,现在即使强大的美团、58同城、赶集他们都不得不去引流,砸钱都砸的心疼,但如果不做引流,就没有任何意义!就是摆设啊!线下缺地推,线上无引流,只有供应商,却没有消费者,其无法形成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啊!我可以肯定的说,对行业痛点有充分了解,线下地推强大,后端能力强,辅以互联网工具的公司,未来将获得更大机会。如何做才可以做起来呢?这个问题留给他们的老板自己思考吧!!我相信他们的智慧和能力一定比我高!

  • 从行业生态的整合看看我们行业的生态系统

再看我们自己行业生态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下其他行业的生态发展。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现在很多行业的发展,已经从单一的互联网模式往更加快速的迭代方式更新,分别向上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并向下发展O2O。未来云计算和大数据在任何的行业将成为其基础设施,他们是最有价值底层基础和平台,而O2O模式,通过移动互联网深入现实产业链中,提升效率,解决痛点,几何倍增的做大市场。以小米为例,其打破了渠道分销模式,采用新的电商直销,以粉丝构筑社群,搭建了一个社交网络口碑传播渠道,以降维思路对传统的硬件厂商实行精准打击,使得行业发生大幅度的价格塌陷,通过互联网创新促使其生态系统的构建,从而盈利,并迅速的甩开了传统厂商,一骑绝尘。我们再看看乐视,乐视以前真不出名,他上市我当时也以为是靠关系的,现在看来其实是很有战略思维和战斗实力的!其通过深耕视频产业链,自身加强内容原创,对上加强版权收购和布局,对下进行硬件延伸,通过版权、内容、硬件三大抓手,彻底颠覆行业竞争规则。《甄嬛传》的热播迅速聚集流量,跨越成为了视频一线阵营,版权资源使得版权分销成为核心业务;乐视TV推出,抢占入口,从而将视频竞争升级为错位竞争、大生态竞争。在新的形势下,互联网产业链从单纯的线上向线下延伸,如乐视向上游内容和下游硬件延伸,京东向上游商品定制和下游物流仓储延伸;随着产业链拉长,包含的参与方增多,也使得新一轮的竞争不再是单体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生态系的竞争。

我们反观我们自身所处的行业,现实中我们很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裹足不前,固步自封,保守却又自负,心态封闭也缺乏拥抱情怀。我只知道北京路浩,凭借其细腻的操作手法和强大的整合力,在5年前就开始了并购历程,经过短短数年,如今基本达到了知识产权服务业态的全产业链整合和品牌统一,包括代理所、律师所、翻译社、资产评估、专利运营、国内的区域布局和海外布点渗透,加上现在还在并购专利的信息服务商大为,如果收购完成,其将是第一个完成了业内整合的全产业链的知识产权集团公司,其拉长的产业链和构筑的完整生态链条将会给业内带来一个全新的战略视角和行业推动。

如果我们再反思下,我们这个行业的互联网+模式,现在谁有能力完成行业的上下游整合,使得竞争不再是单个的服务竞争,而升级为系统和系列的竞争?另外谁有能力完成区域的布局?完成并实现区域的整合布点及海外布局?面对互联网大潮是主动颠覆还是等着别人来颠覆,如果不拥抱变化,抱缺守残,那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被别人革自已的命,最后肯定不成功。

  • 互联网+知识产权未来在哪里?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在不远的未来,经济总量成为第一也是值得期待的!同时中国具有世界上少有的市场规模和需求,有非常庞大的社会闲散资金,有人口和经济总量在支撑,另外有逐步向好的知识产权法律和社会环境。可以预见的是,知识产权无论在存量、增量、数量、质量都将继续不断的提高和前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随着人才的集聚,创新和创业的驱动,实体产业的发展,以知识产权的价值为核心,借助新的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及手段,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新高峰。同时知识产权也将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未来在新经济形态下,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数据资源成为核心资源,在数据源和数据整合上,将一定诞生新的大公司,通过数据的整合、挖掘、分析。依靠基础的知识产权数据资源比如:专利、商标、版权、著作权、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等,结合企业数据、信用数据、地理数据;收取入口的行为数据,并分析其特征数据后,知识产权服务业将会和企业的研发、生产、市场运营融为一体。同时,未来的知识产权的交易以及基于知识产权的前端设计服务,将会在市场上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前段时间融资达到25亿的猪八戒网站,也是从侧面反应这个趋势和方向。

总之,未来很值得期待,也很让人恐惧!知识产权未来的春天,可能来了,也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冬天也不远了!

 

互动环节:

问题1:润桐既然永久免费,那你们公司如何生存和赢利呢?
宋国华:这个问题是我以及我们营销的郜总,被问的最多的,今天明阳兄弟的文章也提到了一点就是免费的这个怪胎,免费会伤害很多人,也可以取悦很多人。现在的专利检索方面,免费的平台是越来越少了,也就那么几家了,我们是一直在坚持免费策略的,而且承诺是永久免费,我们该怎么赢利?甚至如何生存?其实免费也是需要成本的,也是需要投入的,甚至投入和成本一点也不比收费的低。但是免费的内心是更要有一种战略的思维和莫大的情怀。免费的产品做不好,因为用户获取产品的成本低,一旦其没有特点和优势,就会被彻底抛弃。用户来的快,去的更快!我们在确定免费策略的时候,我内心也是非常不安的,所以在采取措施前,我做了3个准备,1是我做了3年的亏损预估,我甚至将我自己线下的江苏和江西2个公司,分别划拨了一部分资金以备用,另外我们还在河北保定成立了一个线下公司专门做业务,以补充公司现金。3是我因为自己一直也还在上班,去年我自己每月的工资的一半,预留给公司运营用。所以说创业是很不容易的。一个公司发展,一开始是最困难的,不过幸好,去年,润桐半年的也有160万的收入,略有盈利,今年前天刚刚过100万,应该今年300万的收入有希望的。
    其实我之前说过,我们有很多的产品,我们有多款的免费产品,也有不少收费的产品,免费是针对大众需求,作为公共服务,也作为一种吸引和集客,凝聚人气的一种手段。但是我们深层次的产品是数据加工业务,尤其是特殊的知识产权数据业务,比如我们知识产权的司法数据,无效复审的数据监控,专利的全流程的数据监控。同时也开发了多种针对政府的产品。所以润桐免费的是大众需求,但是高端业务深加工,我们是有核心的收费产品。其实我们免费产品也是非常的好,而且没有设置进入门槛,使用很方便快捷。我举几个例子,我们有免费的专利检索平台,免费的自建库平台,免费的专利管理系统,免费的专利托管平台,免费的专利预警监控平台,日,韩,台原文数据免费对外开放,今年我们将对免费产品进行新的改版和升级,增加更多的免费服务和功能进去。

问题2:我们听说润桐现在只有4个人,你们是如何运营的?
宋国华:确切的是说,现在的润桐是6个人。互联网行业的公司发展取决于2个特征,一个是快,二个是久。快需要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比如滴滴的发展,就是1年半。但是我们做不到,我们要设法做到久,做到持续,这里就必须关注运营和管理,以及战略安排了。可能我本身一直在企业做的原因,所以我非常重视公司运营管理和成本控制。我之前在企业做过人力资源、生产管理、供应链、运营,也抓过总体战略。所以在公司运营上,我自己有一套思路。人少而精,公司小而美,是我追求的。在新三板挂牌公司有好几个公司才不到10个人,他们的营业额也达到了5千万。在我身边也有3-4个人的公司,营业额过千万的。我觉得如果做好以下四点,应该可以实现,1是人和团队问题,硬的必须保证团队人员的利益,软的也必须与团队有共进退的感情,润桐在创建的时候,在股份设计和架构安排以及制度安排上,均拥有良好的天然基因。我们有运营,技术,市场3个联合创始人,团队既有互补性也有制约性,团队稳定可靠,大家方向就一致了。2战略思路,润桐在战略思维上,应该是非常有针对性和计划性。比如在产品、营销策略,公司的发展规划等。从来都是坚定而又坚持的。3是整合,润桐才4个人,而且我还是兼职的,如何可以做到研发的迭代,营销的推进,市场的开拓,这一点我们就是利用好了很多的资源整合,包括在研发上,市场和营销,比如我们营销上,我们就整合了不少经销商,我们在保证了经销商利益保证其赚钱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发展。今年河南的经销商应该有好几百万的收益,如果业内有想做我们经销商的小伙伴,可以加我微信,也可通过各个群的管理员找到我的。4是执行,润桐的办公,是属于跨地域的,我们研发在保定,运营在苏州,销售在全国跑,推广主要是通过网络来实现,如何执行好公司的政策,保证人不见面,事不走样,我们在执行层面是花费了非常多的功夫的。比如我们研发,今年就任务很紧张,我们今年重点要开发云端管理平台,专利数据库管理,专利监控管理,专利预警管理,专利信息管理,可以云端登记,本地存储,有效保证数据安全类似我们的微信和QQ可以用任何一个设备登陆但是其信息不会丢,随账号绑定。同时我们在改版的时候要开放这些平台。

问题3:润桐要介入专利运营市场,可以具体说说吗?
宋国华:专利运营我是专门研究过的,我估计未来专利运营的市场应该是10万亿的市场规模,这个和贺化局长5月25日将的千亿市场规模是不一样的。我是按照美国市场做的类比,美国的知识产权占其GDP的40%,其中以专利为代表的类似苹果等公司高科技产业占20%,以版权为代表的如迪斯尼等公司的文化产业占20%。中国2014年的GDP是63万亿,我类比的估计应该是10万亿的市场规模。但是这么大的市场在哪里,有几个是成功的?牛的也就是华为和朗科吧。所以为什么国家重视这个,但是专利运营做不出来,是为什么,我的理解,应该有3个原因,1是环境因素,政治和司法环境,在这里我就不批评我们的党了。相对于美国,大家重视的知识产权更重视专利和版权问题,但在中国商标,版权却比专利火。商标在流通领域,日常消费品多,所以大家关注高,版权很多是文化密集的地方,有很多文人,这个首先传播性大,比如通过电视等形式,另外他们有完整的系统,像文化监察大队,同时这个版权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比如加德士可以拍卖字画,但是有拍卖专利的吗?专利的确是弱势群体,相对来说,我们看看主管部门也知道,果汁局就是一个二级局,在很多地方还是挂在科技局下面的。但是版权的文广系统,商标的工商系统,他们都自己的管理自己,而且执法权也大,现在有几个知识产权局的敢对专利执法的,估计不多。所以地位低。2是人和企业的因素,包括法官,主管部门的,专利从业者,专利创造者,或许是这个玩意专业度太高,导致法官缺少,也不敢判,金额少的可伶,相对于商标、版权和商业秘密案件,我觉得专利案件的判的问题上,相对保守。主管部门也弱势,专利从业者,不了解企业,也有一些忙着赚钱,专利写的认真度也不够,而企业的专利创造者,很多在企业地位也低,他们大多数为屌丝级别的工科男为主,无法主导企业知识产权,其实在中国很多专利署名权都归了老板,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也很少进入企业核心管理层,我自己也不是因为懂专利才进入公司管理层,而且因为我主管公司运营工作。3是流动性问题。一个东西没有流动性,就无法进行价值交换,自然也就无法兑换成货币,这样就制约了一个东西的流动,从而价值就越来越低。我对于第1,和2,我无法解决,但是3我们有一定的思考。
   我们意图通过免费、众筹、证券化等模式,构建行业的专利池,并筹措运营资金,通过大数据,对专利池的专利拥有者,进行信用评估,对专利池以及吸纳的专利,进行信用担保,和购买相关保险。协助专利拥有者,进行间接和直接融资及投资。从而生产流动性,实现价值呈现。其实行业专利池大有可为,比如邱则有空心楼板行业专利,我所知道的,地板倒角和地板扣的行业专利,他们都是赚钱的。我觉大有可为

问题4:刚刚前天权大师也发布了融资1000万的消息,对于这个你怎么看?
宋国华:首先要恭喜孟谭及她的团队,权大师是一款不错的产品,有许多的创新和亮点。融资是就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作为一个时间这么短的创业公司可以融资,说明权大师一定有独特的吸引力。我去年也一直在和各方的资本尝试了做了一些接洽,我个人也做了一些股权投资,我对资本的看法是,未来的股权投资是最大的机会,资本是唯利的,所以在融资时候,要非常的小心,我对润桐的融资是非常的小心,去年我们本来也有机会的,但是我们和投资方主要有2个分歧,一个一票否决权的问题,一个是股份回购的问题。一票否决涉及到公司支配问题,我个人对于公司的控制权和战略的方向的把控是非常的在意的,一个自己的创立的公司连支配的权利都没有,融资进来一点意思都没有的。而股份会回购就是相当我把我的身价性命交给了他们,这个不划算。所以我们最终放弃了。我个人认为,在中国目前的创业环境下,投钱的,以后不一定是大爷,理论上运营公司,积极投入到公司管理人会拥有更大的公司话语权和支配权,就是类似马云那种,自己的股份其实很少很少了,但是其对于公司的支配地位一点都没有改变的。
另外针对现在火爆的商标互联网公司,我估计未来的道路会很辛苦,只有不断烧钱,不断投入,可以生存的公司,才可以坚持到最后,虽然这个是趋势,但是最终可以剩下来的,真不会很多的,未来,可以剩下1-2家就不错了,这个市场规模就那么大,除非把产业链再做长些,其生存机会将大些。其实创业很辛苦,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是一个非常苦逼的事情,我因为是有前面2次的创业相对成功作为保证,才有了今天润桐的健康运行,才不至于倒闭

问题5:你之前是颠覆IP的群主,为什么你们要和张楚教授的生态群合并,合并后,你们将来群有什么规划没有?宋国华:我们群是5月6日组建的,颠覆IP的名字是我的好朋友,也就是著名富贵鼠,鼠大王乾旭取名的。一开始我做微信群,的确有为润桐做推广的出发点,但是随着群的发展,我发现群必须和润桐进行剥离,后来就逐渐独立运营,并逐步的转向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公益活动为主了,这样也就为不是北上广地区的同行业小伙伴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在许多偏远的地区,我们很多人俄科技和知产的从业者是根本没有机会学习和交流的。我们通过群的运作和活动,我们逐渐组建了一支群管理团队,他们为群付出了很多,而且做的非常的好,在国内可以同时运营20个群的团队是不多的,大家都是兼职做,很不容易的,我内心我感谢他们,我和群的管理团队,基本都没有见过面,都是通过微信交流并处理问题的。在这一点上,还真如张楚教授说的,我们的微信群是跨地域,跨代际的。和张楚教授的合并,也是取长补短的,我们有运营的基础和经验,而张教授一个人也的确忙不过来。从群里解脱,教授他可以做更多的高屋建瓴的工作,可以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群合并后我们也放弃了颠覆IP的群名,同时生态群,应该也成为了,业内最大群,最大的移动互联交流平台。现在群的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比如活跃度的把握,一个群太安静不行,太闹也受不了,所以我们也在思考一个边界点和度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是,群,一直无法实现收支平衡,如果无法实现一定的收益,那么将会导致我们很多管理员是一种义务的,没有任何回报,长此以往,将人心散失,所以我和教授将设法尝试实现群有一定的收益,一来使得群可以长期存活,更好的为大家服务,二是也为大家的义务适当有点小小的回馈。三是,我们也一直在做内容的尝试和创新,现在有微分享,微活动,微采访,微案列。专业群的专业活动也在展开。但是有个微议题,我们做的不是很好,群内的议题,把握性不够,深度不够,讨论也少,这一点我们也在检讨。


宣传语:润桐RainPat专利检索-下载速度快,永久免费http://www.rainpat.com

关键词:专利查询,专利,专利检索,知识产权,专利搜索,专利查新,专利分析,专利下载,专利数据,专利运营,专利管理,专利信息,专利申请,专利托管,专利服务,RainPat,润桐,润桐数据

公司介绍:江苏润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http://www.rainpat.com)致力于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和专利信息服务,依托知识产权数据专利数据发展和建立知识产权的高端服务体系,力争成为中国最优势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供应商,为中国企业提供最便捷的知识产权应用系统及服务。公司凭借前期积累和研发,已经掌握中国所有的全文数据1000多万条,全球98国家的专利数据9000多万条,现在已经成功研发并发布了《润桐RainPat全球专利检索系统》定位为国内首款永久免费专利检索平台。

 

国内最大的永久免费专利检索网站--润桐专利检索(http://www.rainpat.com

特点1:完全免费 ,绝对免费,永久免费!

特点2:没有下载量的限制,可无限量的批量下载!

特点3:可以免费批量导出数据到EXLWORD

特点4:支持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的全文检索!

特点5:免注册,免验证码,方便快捷!



本类热点条目
版权所有:江苏润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3-2023 RAINPAT.COM
苏ICP备14018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