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方式
特色专利数据
企业及政府服务
开发者中心
企业专利情报战略初探

2012-06-06     来源:

一、专利分析概述
  在Kodakv.Plariod案中,美国Kodak未利用专利分析进行规避设计,导致其侵犯Polariod拍立得相机专利。该案使Kodak损 失30多亿美元,使Kodak十年的研发和市场推广付诸东流——赔偿9亿多美元,买回16年间卖出的5万多台相机,关闭投资15亿美元兴建的工厂,解雇 700多员工,另外损失独立重复研究经费若干。相反,Gillette通过专利分析,在生产刮胡刀的必要技术领域部署了35项核心专利,牢牢地占领了相关 市场,排除了竞争者的进入。在Microsoftv.WebTVNetwork案中,Microsoft凭借专利分析,发现WebTV拥有35项核心专 利。后来,WebTV扩张中出现暂时财务危机,Microsoft趁机收购该公司,立即掌握了这35项核心专利,并由此在庞大的网络电视产业占领巨大的地 盘。在我国,国家专利局复审委员会每年受理的约4000件专利无效案中,大约2000多件会被宣告无效。也就是说,中国专利局签发的数百万件专利中,可能 有一半会被漏检的外国专利、各国期刊论文,以及其他事实和规则予以推翻。通过商业检索、分析提高自有专利的质量,或者了解他人专利的杀伤力,对于各类企业 都非常必要。
  实际上,全世界发明成果的70%~90%仅仅出现在专利文献中,而不会出现在杂志、论文、会议报告等媒体上。同一发明成果出 现在专利文献中的时间比出现在其他媒体上的时间平均早1~2年。由于专利有地域性,而且全世界绝大部分专利文献可以免费使用,例如,日本的专利申请中,申 请人请求公开的仅有60%,被授权的仅有50%,完成保护期限的仅有2/3左右。日本权利人来中国申请专利的比例也很低,远远少于10%。因此,在日本受 专利保护的技术大部分可以在中国免费使用。善用专利文献,人们可以节约研发时间60% 节约研发经费40%。
  然而,专利分析的作用不仅局 限于规避在先技术、防范侵权风险、抢占市场份额、节约研发时间和经费上 专利分析的内容也不仅局限在从海量的专利和期刊文献中进行查新检索、专利性检索、 技术跟踪检索、侵权防御性检索、专利有效性检索上。专利分析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据美国Delphion公司估计,美国专利分析行业有1000亿美元的市场 份额。目前,这一行业已经造就了一些年产值超过10亿美元,甚至超过70亿美元的专利信息服务企业。下面,我们对专利分析的用途进行简单的介绍:
二、专利分析的用途
  1.根据专利分析报告,通过收购国外企业,购买专利权或者专利独占许可等部署专利
   我国企业已经开始通过收购国外企业布署专利。例如,UT斯达康在2003年3月用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CommWorks公司。后者拥有全球无线数据领域60%的市场份额,在CDMA2000PDSN方面处于全球市场领先地位。据称,由于CommWorks公司拥有3G手机生产中的大量核心专利,UT 斯达康的这个收购项目为它在全球开拓3G手机业务奠定了坚实的知识产权基础。我国惠威公司在美国收购了一些高科技企业,其中不乏国际知名的音响设备制造商。目前,惠威已经用一些国际注册的核心专利在西方国家培育出巨大的市场。最近,仿冒惠威产品的一些外国公司(其中包括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已经在相关国家 被我国惠威成功打压。我国民营企业——浙江万向集团已经在国外收购了16家公司。其中,它对美国舍勒公司的收购项目使它获得了美国公司的专利、商标、技术 秘密、专用设备、市场网络。此外,在我国华立公司收购菲利普的CDMA部门、TCL收购德国施奈德公司等案例中,我国企业都获得了大量专利技术。我国最大 的手机电池生产企业比亚迪集团为了占领国内外市场,数年前已经开始通过购买专利许可证在国内外部署专利。目前,该集团已经凭借300多项收购的专利筑起专 利壁垒。这些企业的专利部署活动为我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产权基础。
   在某些行业,通过专利分析进行的专利预先收购对企业的生 存、发展尤为关键。例如,韩国三星购买美国AST的专利、LGE购买美国王安计算机公司的专利后,已经凭借这些专利到台湾索取许可费。理论上讲,只要我国 DVD企业曾经预先购买几项核心专利,它们就有凭借这些专利加入国外专利池的机会。在国外DVD技术联盟打压下,四川长虹公司也企图拥有一项生产DVD需 要的核心专利。目前,该公司的一项DVD专利申请尚未获得授权。尽管长虹公司希望该申请能尽早签发,而且希望凭它获得国外权利人的交互授权,但是,除非该 专利系核心专利,否则长虹的目标不会兑现。在西方DVD技术联盟形成之前,如果我国企业曾经通过专利分析和市场评估事先购买几项DVD核心专利,我国在 DVD专利付费谈判中就会占据比较有利的地位。另外,有人曾建议我国DVD企业联合美国MPEG4相关的企业对抗以日本、欧洲企业为主的3C6C。在相 关争端发生之前,美国企业对MPEG4的估价可能较低。这种情况下,我国购买有关专利许可,或者收购有关美国企业的股票,可能更容易。
  2.通过专利分析,实施贴牌型技术引进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贴牌生产基地。在这种经济模式中,我国企业往往仅赚取最终产品的组装费用,核心零配件的生产基地可能还在国外。这对于我国 产业的技术进步非常不利,也减少了品牌供应方的利润。格兰仕集团发现,这种模式非常容易校正,并以此求得我国企业与贴牌企业的双赢。例如,格兰仕为欧日企 业贴牌生产微波炉时发现,日本企业供应的微波炉变压器为23美元/台,欧洲企业供应的微波炉变压器为30美元/台。于是他请求欧洲伙伴把它们在欧洲的变压 器生产线搬到中国,使变压器在贴牌微波炉中的成本降低到8美元/台。欧洲企业欣然接收了格兰仕的建议。实际上,上述变压器在中国的生产成本仅为4美元/ 台。格兰仕仅每台变压器就净赚了4美元。与此同时,格兰仕也获得了相关配件生产技术的全部许可。目前,格兰仕已经把这一模式复制到空调等其他产品上。
   为了引导我国企业利用上述模式甄别和引进国外技术,我国专利分析机构可以介入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核心零部件的专利分析问题。在上述技术引进模式 中,专利分析工作的目标是:分析相关技术引进对我国现有科研规划的影响;分析用外围专利、下游专利封锁各种改进发明的技术发展路线;分析有关专利的权利状 态(包含同族专利分布状况);分析实施有关专利技术的侵权风险问题;分析有关专利的许可证价格问题;分析向其他厂商供应相关零部件的技术壁垒问题等。
  3.通过专利分析,指导企业通过自主研发部署专利
   利分析报告还可以指导企业调整研发方向。例如,日本特许厅每年有10%的财政预算用于专利文献的深加工。相关数据库产品可以减少日本企业制作专利 地图、发现欧美竞争对手专利部署状况以及发展新技术路线的成本。基于专利分析的技术发展路线图能够展示技术发展的脉络,指导企业选择专利部署路线。此外, 在核心专利周围布署改进专利、下游专利也可以帮企业获得核心专利权人的交互授权。例如,台湾富士康、台湾鸿海、韩国三星跟踪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大量布署 外围专利,也创造了可靠的杀手锏。
  4.通过专利分析,用技术标准排斥外国当事人的专利
  专利分析报告还可以指导相关部门用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排斥国外当事人在我国部署的专利。美国每年花费7亿多美元用于研究和制定技术标准。这些标准大都捆绑了大量的美国专利。相反,中国每年 仅仅用8000多万人民币研究和制定技术标准。由于我国每年要签发约4000个技术标准,因此每个标准能够获得的研究和制定费用仅约2万元。目前,我国已 经开始在一些重大领域投巨资研究和制定技术标准。例如,我国近期实施了三大领域(数字电视、EVD、等离子显示屏)的标准战略: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获得了 国家3亿多元的拨款用于研究和制定数字电视的技术标准;在激光视盘机领域,我国信息产业部对北京阜国公司EVD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提供了大力支持;在等 离子显示屏领域,我国东南大学获得了较大的支持。我国近期还公布了无线通讯方面的加密技术标准。在制定上述技术标准的过程中,专利分析活动可以帮助职能部 门甄别和捆绑我国企业的专利,尤其是核心专利。在必须捆绑国外专利的情况下,专利分析报告可以帮助职能部门在欧美日权利人布署的专利中进行选择,从而设定 最终技术标准的形态。
  5.通过专利分析,了解国外对手埋放了哪些专利地雷
  在专利“授权人(assignee)”一栏隐匿 真实身份,这是国外公司惯用的竞争策略。例如,很多西方大厂往往用100多个名称充当本企业拥有的专利的授权人,有些公司甚至用300多个名称给自己的技 术申报专利。例如,Aventis拥有2.9万多项专利,其中仅仅约1%的专利在授权人中包含Aventis这个词。通过专利分析,我们可以把西方大厂用 其他名字秘密部署的专利地雷都挖出来,了解其真正的实力,防止被其所伤。这需要我国专利分析机构通过市场调研和文献检索制作庞大的“挂满专利之果的企业名 称树”系统。这项专利分析活动除了能帮助我国企业挖掘国外竞争对手埋藏的专利地雷以外,对于找准竞争对手的专利空档,实施遏制或者杀伤战略也非常有用。
  6.通过专利分析,在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网络中秘密部署杀手锏
   通过专利分析,企业可以尝试在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网络中部署杀手锏。例如,摩托罗拉曾控告日立公司生产的微处理器侵犯其专利权。但是,在大规模的专 利部署中,日立实际上已经在摩托罗拉涉足的领域部署核心专利,而摩托罗拉对此毫不知情。通过专利分析,日立公司专利工程师发现了此项足以制衡摩托罗拉公司 的专利。接到侵权指控后,日立公司立即找出摩托罗拉使用的属于日立公司的专利,并强迫前者签订了交互授权协议。再例如,1987年时,美国DELL公司没 有什么专利筹码,每年得把营业额的4%支付给IBM,充当专利许可费。通过跟踪研究IBM的技术,DELL发现了一些发展核心专利的技术路线。7年 后,DELL通过43件美国专利取得了与IBM的交互授权。在这个专利池中,后者拥有约2万件专利。在这方面,我国专利分析机构为我国企业提供的专利分析 报告能对国外竞争对手产生重大打击。
  7.通过专利分析,实施技术搭便车活动
  在美国、日本等国提起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大部 分并未同时在我国专利局提起专利申请。相关文献记载的技术方案实际上可以在我国自由实施。在西药、数码相机、计算机、汽车、伞具、玩具等很多领域,我国已 经有大量的企业在使用国外的专利文献。实际上,专利文献的用处远不止这些。例如,对国外技术方案加以改进,我国当事人可以获得新的专利,封锁外国上游技术 在市场上变现的下游技术路线等。通过专利分析,我国可以把国外权利人在专利布署中的漏洞清晰地展示给国内企业,帮它们用尽国外技术资源。
  8.通过专利分析,实施人才挖角战略
   挖人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专利战略。美国CHI公司一份权威的专利分析报告表明:多数企业的核心技术系1~2位发明人作出。一旦这1~2位核心发明人 的成果被抛除,企业的专利被引证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通过专利分析,把相关领域的核心发明人找出来,聘用到自己的单位,这可能是极为成功的专利战略。例 如,Genetech为了获取人类生长激素的技术和市场,把加州大学的人类生长激素基因专利的核心发明人之一挖到了该公司。该科学家利用某个晚上的时间潜 入加州大学实验室,偷走了实验室原来发明的基因材料。Genetech公司再次就相关的基因材料申请了专利。凭借该专利,Genetech公司获得了数十 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我国海信集团、华为集团、大唐集团在引进外籍高科技人才方面也已开始注意参考专利分析报告。在发现和引进高科技人才方面,我国专利分析 机构可以为更多的中国企业提供有力的专利分析报告。
  9.通过专利分析,规避经营风险
  专利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预先设计低风险 的市场部署。例如,美国Paragone曾因故意侵害P&G、Kimberly-Clark纸尿裤的松紧带制造工艺,被判4.2亿美元的赔偿金。如果 Paragone在相关专利不受保护的国家设立生产工厂,并把公司的绝大部分经营收益合法地转移到这些地区,而由大量的中小进口商在美国分销相关产品,最 后受到打击的可能仅仅是部分进口商,而不是Paragone本身。另外,在技术移转后,用获得的授权生产的产品仍然可能侵害其他专利。例如,台湾茂硅电子 公司与南亚科技公司获得了日本OKI的半导体技术。本来,台湾企业认为用它们购买的技术生产产品不会侵权了。但是,后来它们发现,自己仍然需要与IBM、 AT&T、德州仪器等半导体芯片厂签署授权事宜,对这些企业支付专利费,否则将可能遭遇侵权诉讼。实际上,只要上述台湾公司曾经用可靠的专利分析报告划定 相关专利技术所在的专利地图,上述结果就不会发生。TCL之所以和Thomson组建全世界最大的电视机跨国生产企业,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分散生产和销售 地区,规避各国专利壁垒、技术壁垒、贸易壁垒。加入WTO后,我国专业化的专利分析机构可以为我国出口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提供各种高质量的专利分析报告。
  10.通过专利分析,适当评估专利技术的价值
   在企业合并、专利授权、专利转让时,在公司成立初期,在开发新产品时在法律修正或者更改时,在发生专利侵权指控时,在被索取使用费时,在出现竞争性 技术或产品时在组建专利池时,在公司上市或者吸纳风险投资时以及在以知识产权抵押时,人们都需要适当地评估专利技术的价值。例如,2004年,湖南四达资 产评估有限公司对民营企业——永州市湖南八方药业有限公司的“胃复元胶囊及制作方法”、“一种消痹散胶囊及制作方法”两项专利权进行了质押贷款评估。评估 结果认为这两项专利价值8630万元。按银行规定的40%抵押额度,上述专利权人与中国农业银行永州市冷水滩区支行签订了2300多万元的贷款合同和专利 权质押合同。在国外,单个专利可能有极高的评估价值。例如,1997年,美国Amgen公司将神经免疫因子配体(FKBP)的专利权转让给 Guilford公司,其交易额达到了3.92亿美元。在新设合资企业中,专利评估也非常重要。例如,2004年7月1日,由法国Thomson和中国 TCL联合组建的世界第一大电视机生产企业正式宣告成立。法国Thomson对该合资企业注入10万项专利,为合资企业提供当今世界最尖端的电视生产技 术。作为合资条件,对这10万项专利的评估报告影响着Thomson和TCL在合资企业中的权力分配。在国内,专利作价入股已经非常普遍。例如,湖南湘潭 大学曾把自己拥有的两项专利作价入股湖南比德化工有限公司、湖南利德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相关股份给该校带来股份分红逾50万元。上述各类 专利评估的基础都是专利分析报告。
  11.通过专利分析,帮助国内企业用尽发明创造
  我国高端产业固然需要在各类发明上部署 专利,但是,我国低端产业,例如玩具、日用品等领域的企业也需要在外观设计、实用新型、新方法、新材料等发明上部署专利,并通过封杀一切可能的技术路线用 尽自己在外观设计、实用新型、新方法、新材料等方面的发明创造。例如,上海好孩子童车目前在美国市场占有40%的市场占有率。这个市场份额是好孩子集团在 全球部署的1000多项专利换来的。尽管该公司的上市产品仅仅使用了部分专利,但是其他专利把各种可能的仿冒、改进技术路线都预先封锁了。例如,该公司已 经发动了70余起维权诉讼,获得了900多万元的赔偿。一家被好孩子集团打压的侵权企业不服气,回去试图制造出规避好孩子专利的仿冒产品,但是后来通过检 索专利文献才发现,它们能想象的仿冒都被好孩子集团注册专利了。在专利分析活动中,我国相关机构可以通过专利分析报告指导我国企业在一切可能的核心空白点 上部署各种类型的专利,从而封杀国外竞争对手的仿冒空间。
  12.通过专利分析,帮助国内企业在反诉侵权指控时把对手的专利权利要求无效掉
   在中外法院受理的专利侵权案件中,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受理的337个案件中,绝大多数被告都会反诉对方专利无效。这些案件中,相当多的专利会被无 效掉。例如,我国台湾的一个制伞专利文献构成在先技术,而且被我国大陆专利审查员漏检了。针对后来的侵权诉讼,反诉相关专利无效的策略获得了成功。每年我 国还有大量的专利被漏检的外国专利文献、漏检的外国期刊论文等否认新颖性。其实根据创造性要求、实用性要求、书面描述要求、可实施性要求、实施例要求等 “专利性要件”提出的专利无效请求也有很大的胜算。英美一些专利分析公司往往对专利文献,甚至非专利文献进行深加工,以帮助企业更顺利地打赢无效案件。例 如,美国Wisdomain公司按照自己独自发明的“平行检索”策略加工原始专利文献,以帮助企业发现类似技术。很多发明、产品往往是产业成熟后才有一个 较为统一的名称。在此之前,其名称极富多样性。有些核心电子配件发明在专利文献中竟有上百个不同的名称。仅仅用上述统一名称实施“主题词检索”,人们根本 无法在统一技术主题上检索到全部,甚至会漏掉主要的在先技术(包含在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中)。Wisdomain等公司对原始技术文献的深加工则提高了 文献检索的精确度,有利于客户打赢专利战。因此,熟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技术,并且有丰富的专利性判定经验的专利分析人员可以在专利无效案件中对国内企业作 出重大贡献。
  13.通过专利分析,指导国内企业在两条线上合理分配知识产权费用
   企业部署知识产权的费用主要用在两条线 上:对自主研发成果支付后续知识产权费用;为获取其他人的技术支付知识产权费用。例如,2002年,深圳比亚迪集团的研发经费约1800万元。该集团已拥 有中国专利160多件,其中20多件申请了PCT专利。每年该集团在注册、维持、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投入达到500万元左右,这笔费用主要是第一条线上的 费用。在另一条线上,该集团仅从美国Ovonic公司就引进了数百项专利,耗费了大量的费用。通过专利检索、分析,我国相关机构可以指导国内企业合理分配 在上述两条线上的费用,避免在任何一条线上浪费资源而使国外竞争对手获得专利筹码,从而捕捉到牵制、消灭我国企业的契机。
  三、结论
   利分析不但对发明人、中小企业、实验室、大学等知识创造者有极大的价值,而且对大企业、政府机构也有极大的价值。例如美国民营的专利分析机构—— CHI公司目前拥有的主要企业客户包括DuPont、IBM、Intel、Kimberly-Clark、Kodak、 PhilipsElectronics、Seiko-Epson等大企业,主要政府客户包括澳大利亚的CSIRO和ARC、欧盟、MITI/MET、日本 通产省、美国航空航天局、美国国立卫生院、美国国家科学基因会、OECD、美国海军部、美国空军部、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美国空军实验室等。按照美国的经 验,我国公立的国外技术跟踪、评估机构应当主要通过专利分析活动为我国大企业、政府机构提供咨询服务。为了提高这类服务的质量,我国有必要把隶属于国务 院、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的这类咨询服务机构迅速地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同时,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当设立一个强大的专利情报分析部门,以指导、帮助我国 政府、企业在正确的路线上开展自助的专利情报分析活动,或者指导、帮助我国专利分析机构开展商业化的专利情报分析服务。只有这样,我国的专利情报分析产业 才能获得实质性的大发展。

本类热点条目
 
润桐资讯 -  免责声明 -  润桐RainPat视频矩阵 -  润桐电子签
版权所有:江苏润桐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4-2024 RAINPAT.COM     苏ICP备19045185号-1   苏公网安备3205820201143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50515